辽宁祥安制药机械有限公司
手 机:137-0415-0285
电 话:0415-4109877
传 真:0415-4105577
邮 箱:xn@lnxiangan.com
网 址:www.lnxiangan.com
地 址: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五龙工业园
1、高效包衣机制备微丸是比较传统的制备方法。将药物与辅料粉末混合均匀,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,过筛制粒,于包衣锅中滚制成小球,包衣后即得所需微丸。如肠溶红霉素微丸的制备可采用此法:将红霉素与辅料充分混合,湿法制粒,于包衣锅中以一定转速滚制成丸,干燥后再包肠溶衣即得。
为了改善微丸的圆整性,可采用“丸模法”:以蔗糖或淀粉细粒为“丸模”(空白丸芯),以水为粘合剂,加入药物与辅料滚制成含药丸芯,干燥后再重复进行此操作至大小合适的微丸,再包上薄膜衣即可。
2、沸腾床制粒包衣法制备微丸将药物与辅料置于流化床中,鼓入气流,使二者混合均匀,再喷入粘合剂,使之成为颗粒,当颗粒大小满足要求时停止喷雾,所得颗粒可直接在沸腾床内干燥,微丸的包衣过程也可同时进行,即制粒、干燥、包衣一步完成。
在整个过程中,微丸始终处于流化状态,可有效地防止微丸在包衣过程中发生粘连。
其优点为:
(1)缩短操作时间;
(2)所得微丸大小均匀、圆整,粒度分布窄、无粘连;
(3)微丸衣层厚度均匀。
3、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将母核输入到旋转的转子上,利用离心力与磨擦力形成母核的粒子流,再将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及包衣液分别喷入其中,颗粒最后滚制成圆整型较好的微丸。
4、液相中制备微丸在液相中高速搅拌含药颗粒,制成了维生素C微丸,所得微丸成球性好,粒度分布窄。
我国于80年代初引进了一项新技术:液相中药物球形结聚技术,即药物在溶剂中结晶的同时发生聚结制备微丸。它又可分直接球形结聚法(将药物微粒直接混悬于液相中发生结聚)和结晶球形结聚法(药物先溶解,再结晶,在结晶的同时发生凝聚)。
此技术的优点为:
(1)整个操作过程在液相中完成,操作简单,仪器要求低;
(2)缩短了操作时间;
(3)实验条件(辅料、方法)选择范围大。